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杀胡儿 > 第二十七章 贤士毕集(三)

第二十七章 贤士毕集(三)

推荐阅读: 贤妻良母薛家小媳妇快穿之怀孕以后(系统)重生娘子在种田蚌珠儿辛亥大军阀曹贼我的谍战岁月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老婆请安分三国之弃子[综]戏精女配覆汉修罗武神不良之年少轻狂每次都是非人类快穿尤物系统初唐峥嵘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也怨不得傅熙不知道王羲之是自己的小舅子。虽然傅熙隐隐约约记得王羲之是临沂人,应该是琅琊王氏子弟,但他明明记得王羲之少时受父亲在书法上的指导,一直到十二岁时尚有他父亲的记载。而傅熙的岳父王旷,早在309年生死不知,那年王羲之不过年仅六岁。

历史记载:309年时,刘渊遣刘聪、王弥寇上党,围壶关。并州刺史刘琨使兵救之,为聪所败。淮南内使王旷、将军施融、曹超及聪战,又败,超、融死之。这里面独独没有提到王旷战死,以后的历史也没有记载,只能是生死不明。

在父亲生死不知时,王羲之尚且年幼,随两位叔叔在永嘉南渡中到了建邺。历史上却记载了王羲之十二岁时偷父亲书法秘籍一事。王羲之生卒年月一直有争议,无论是王羲之生于303年还是321年,跟他父亲的记载都对不上,傅熙哪能想到王羲之竟然是王旷之子。

王家人有个很有趣的现象。至王导这一代人,名字大多是两个字。到了王羲之这一代和以后的子弟分为两派,一派是名字里面都带一个之字,叫某某之,另一派则是两个字,叫王某。例如被称为“晋朝书画第一”的王廙,他的四个儿子名字都是王某之。而王导的六个儿子名字叫王某。

虽然王羲之以及他的儿子们也都是某某之,跟这有相似的地方,但傅熙还没想到这一层。傅熙一直以为像琅琊王氏这样的大家族,家谱辈分一定很重要。因为一般来说古人起名字,名字中一定要带有姓氏和家族的辈分。而实际上傅熙不知道,在魏晋时尚无辈分一说。

魏晋时,选官、婚姻、以至于社会交往都看重门第、血统,这样一来家谱学才开始逐渐兴起,一些士族互相依此夸耀历史悠久,血统、姓氏的高贵。家谱刚刚兴起时,还没严格到名字中带辈分上。

琅琊王氏传承脉络比较清楚,来之前,傅熙还好好回想过关于琅琊王氏家族的记载。但隋唐以及以前的所有姓氏家族谱牒早已散失已尽,宋、元、明时期的家谱存世也寥寥无几。都已经毁于战火。家谱记载甚为不明,甚至还不如史书记载的清楚。

现代社会,很多姓氏重修家谱,能上溯到第一代祖先是某某名人,而实际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真实家谱,只是清、民国的。到了现代社会,大部分姓氏已经很难弄懂历代的祖宗是谁了。

琅琊王氏脉络能这么清楚,这要归功于琅琊王氏的显赫和子孙极盛。翻翻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历史,尤其是魏晋南北朝,史书里到处是姓王的人。这些人都是琅琊王氏子弟,例如王衍、王导、王敦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堂兄弟。

王羲之是琅琊王氏,而且是王旷的次子,王导、王敦的堂侄,这是傅熙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实上,另一个大名鼎鼎的书法家颜真卿,有几个人知道他是琅琊颜氏家族的后代呢?

此时傅熙也才知道,自己的岳父王旷,原来跟王导同一个爷爷,他们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曹魏太尉王祥,“二十四孝”里“卧冰求鲤”的主角。

太和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shahuer/1064611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