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七十四章 布告中外之五

第七十四章 布告中外之五

推荐阅读: 嫡谋大清第一太子薛家小媳妇数据三国无敌六皇子1911新中华武动江湖霸蜀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末世之三妻四妾我自寻我道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我是军阀覆汉三国之弃子蚌珠儿穿越民国做间谍每次都是非人类道果红楼春

八月也是云南收获的季节。

过了中秋节后,很多地方陆陆续续开始割麦子。

府兵孔二也放下了习练许久的刀枪,下到田地中,与家人、部曲们一起收割。

老实说,这是难得一见的奇景。

在当募兵的时候,孔二压根不会下地,也看不起这种事。但为了自家利益的时候,他就愿意干了,而且干得很卖力。

原来,武夫也是可以干农活的啊!

云南的种植技术并不太过落后——当然,这是分地方的。

在南诏的两京区域,或许是出于古滇王国的遗泽,或许是与中原的广泛交流,他们兴建的农田水利设施十分完善,农具的生产、应用也十分广泛,总体产量并不低。

不过这些区域如今都攥在朝廷手里,如推行郡县化、大量移民、清理户口的大理府、昆州、姚州、腾州、曲州五地。

在种植品种方面,云南以稻、麦、杂粮的轮作为主。

就这一点来说,甚至比中原还先进。

在北方区域,唐代以前,粟仍然是主要品种。进入唐代以后,小麦的种植比重日渐上升,中晚唐以来,甚至急剧增加——平心而论,种植小麦确实比种植粟米划算,产量略高一些,大夏也一直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小麦种植,尽可能取代粟米。

南诏似乎直接跳过了种粟的阶段,稻麦轮作得风生水起,放眼望去,除部分区域外,大部分农田在秋收完毕后,种下去的都是冬小麦。

通海都督府也不例外。

在这个刚刚被改为通海州(下辖建水、通海、江川、温富、八平五县)的地方,来自江南的移民本不太熟悉种麦子,但在司农寺官员的指导下,经过两三年的适应,直接稻麦轮作。地力不够的时候,再种杂粮缓一缓,如此循环,渐渐有了起色。

孔二家今年水稻亩产接近两斛,比麦子一斛出头的产量高出太多了,因此越收越高兴,收着收着,甚至哼起了杂歌小调。

隔着一条田埂的小路上,十几辆马车艰难向西,往八平城方向而去。

孔二直起腰来,却看到了不少高鼻深目之人。

“拔汗那工匠!”他心中升起了明悟。

最近一年,通海州来了不少拔汗那工匠,几百户总是有的。

擅长的东西很多。

有铁匠,专门打制农具,解决了通海州农耕的燃眉之急。

有皮匠,可以利用云南丰富的畜群资源,制作衣服乃至各类皮革制品。

有木匠,可以打制各类工具、家具,甚至修建房屋。

有裁缝,尤善制作吉贝(棉布)服饰,毕竟拔汗那就多这类东西。

还有铜匠,专门制作铜器,而铜的来源则是昆州。

最近一段时间,昆州附近陆续发现几个铜矿,最大一处位于新设的陇堤县(今石林)。

不过,今年通海州也发现了铜矿,位于通海县东北方(今华宁县境内),燕王已派人前去勘探,

孤独麦客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wantangfusheng/5242180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