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 历史军事 > 兴汉室 > 第四百一十章 驻曹制用

第四百一十章 驻曹制用

推荐阅读: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老婆请安分嫡谋我的谍战岁月师尊的秘密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重生娘子在种田覆汉初唐峥嵘道果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银狐混在后宫假太监步步生莲蚌珠儿不良之年少轻狂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大清第一太子辛亥大军阀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礼记王制】

“董公此言甚谬,屯田尚书郎不过一时之制,若以始论,屯田之制还是孝武皇帝初建,则该由屯田校尉领之。而延至当今,校尉之职,何以当之?”黄琬看出了董承的把戏,左右不过是想在迎合皇帝意图的前提下,将一些无关紧要的权力转移给兵部,如此做做样子。

黄琬又岂会让他如愿?

侍中杨琦面色也跟着说道:“太尉掌军事,屯田事关军机,粮草实乃重中之重,若以此托付于一尚书郎,又如何能体现陛下倡议屯田之心?更谈何压服各地典农郎将、校尉了。”

尚书令吴硕见董承面色铁青,一副忍耐着不敢发作的样子,急忙站出来为他分担压力:“董公只是借古喻今,非是由尚书郎担任此等大事,黄公、杨公多虑了。如今尚书诸部,唯有礼部、兵部权责不定,而礼部近来与工部皆有事务,这屯田一事,依我之见,不如……”

“屯田之制,说来也是任重于农桑,与‘兵’字无甚关联,却与大司农等外朝职事相仿。”赵温立即打断了吴硕的进言,也不管自己刚才是如何的拔高屯田的地位,此时又出言降了一格,像是非要将其分给太尉领受。

董承深吸了一口气,恼怒的他心念一转,忽然想到,屯田也不失为一个好差事,且不论是各州典农中郎将所治的数万顷田、每年数百万谷麦,单就是那数万户的屯田兵就是个令人垂涎的蛋糕!虽说这些屯田兵分散各地,平日也就只有农闲时才会组织起来练练兵,当不得大用,但在近畿之地已无兵权的董承眼中,却不失为一个利好。

将屯田纳入太尉府治下,这么显而易见的好事,当时在与董凤、胡邈等人议论时,如何不见一个人提起呢?

董承没有想太多,只觉得接受了屯田,就可以从中攫取太多好处,而如今在朝的民屯长官、劝农令第五巡已然没了马日这些关西大臣作靠山,等接手了军屯,就更有机会去插手民屯。胡邈他们没有提及此事,想来应是觉得将军屯调入兵部,其上有个尚书令吴硕是自己人,同样能保证大权不失,还能避免因为权力过度集中而遭到皇帝猜忌,但董承却不这么想。

一是吴硕太狡猾,趋炎附势,接连侍奉三主,人品靠不住。虽然对方确实略有智计,董承自诩并不能彻底掌控此人。二是尚书令对各部的控制力已经不再是当年了,像是吏部、度支部如今甚至可以直接向皇帝请示,要想借吴硕来影响兵部,并不容易。

所以,董承犹豫了一番,哪怕是赵温、黄琬等人明显是不怀好意的要将军屯推给自己,自己不仅算计着利弊,也得在皇帝的注视下将其接过来。

“若是在太尉府下专设职司,岂不与尚书郎无异?而况太尉身为三公,专司一事,臣窃以为不妥。”董承假惺惺的说道。

吴硕闻言一愣,他心机谲诈,如何会听不出董承的弦外之音?这看似推诿,实则就是委婉的答应了!他不明白为何作为众人之首的董承会临场改变决策,而且也未曾事先与

武陵年少时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xs639.com/lishi/xinghanshi/550467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xs6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